在人口只有1680万的荷兰,《斯通纳》的销量如今已经超过50万册。也就是说,每33个荷兰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斯通纳》,这多少也要归功于荷兰版的封面。那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的侧脸,眼眸低垂,人生的种种阅历与不平皆已埋在皱纹里和花白的胡子中。而这个封面也构成了一种行为艺术的潮流,人们纷纷举起它,遮盖住自己的面庞拍照,于是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斯通纳”。这是一种暗示,每一个将《斯通纳》封面嵌套在自己脸庞上的读者,或许都认为自己与斯通纳有着相似的经历、处于一样的世界。
史蒂夫·阿尔蒙德在那篇名为“现在开始,你应该认真阅读《斯通纳》”的文章中,提及了他主持的一个读书小组里的故事。在他组织大家读了《斯通纳》后,“一个上了年纪的绅士起身发言。他脸色涨得通红,显然有一肚子火:‘为什么非要我读个Loser的故事?’他继续说,‘他不愿意为国效命(斯通纳在战争爆发时没有志愿参军),他的婚姻简直是场噩梦,工作上只有受气的份儿。总的说起来他简直一事无成。’他说完之后屋子里沉默了,第二个站起来说话的人打破了沉默,他说自己读这本书时觉得在读自己的生活,斯通纳可能就是他本人。”这或许才是《斯通纳》能够感染那么人阅读、拥有超强生命力的原因,即便是在半个世纪后。
1 斯通纳的故事
在我们讨论《斯通纳》到底是不是讲的一个失败者的故事之前,让我们还是先回到文本本身,看看这本书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主人公斯通纳是农家子弟,最初他不善言辞的父亲做出决定送他去大学读书,是为了让他在四年后可以回到这片贫瘠的土地,更好地开采与耕种。所以,农学院的课程才是他本来的所学。偶然地选修英语文学课,偶然地在课堂上听到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斯通纳生命的轨道开始偏转。书的前三分之一是个带有励志色彩的故事,斯通纳凭借努力改变命运,他毕业后留在文学院任教,并且与当时心仪的女人结婚。
这一切都很中产且拥有着世俗里的成功不是吗?但威廉斯绝不仅仅只是要讲这样一个“美国梦”的故事,文学的目的是要走入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生活。当斯通纳的生命因为文学、因为莎士比亚被打开的时候,他的人生已经不只是追寻世俗的成功那么简单了,他想要离自己的内心世界近些再近些,然而现实世界并不会让他那么轻而易举地梦想成真。
就像朱利安·巴恩斯所说的,《斯通纳》里的不幸是一种更纯粹,没有多少文学色彩的不幸,更接近生活中真实的不幸。“作为一个读者,你能看到这种不幸的来临就像你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不幸的来临,心里很清楚你对它无可奈何。”是的,他失败的蜜月已经为他的整个婚姻生活定下了基调埋下了伏笔;他真心热爱文学享受教学的欢愉,却因为不肯为系主任放水而在此后的教学生涯中备受冷落与排挤;他曾经一心一意疼爱的女儿,最后却与自己渐行渐远;而他在中年遇见的那个或许是他生命里唯一走入他内心世界的女人,却以放手而告终。这所有的一切,并非在当时没有转圜的余地,如果他在工作里更世故一点、如果他在爱情里更勇敢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在阿尔蒙德主持的读书会上,会有人站起来说斯通纳是个Loser,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又有几个人不是Loser呢?42岁时的斯通纳曾经被威廉斯这样描述,“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记住的事物。”
不同版本的《斯通纳》封面。
在《斯通纳》出版前夕,威廉斯当年写给经纪人罗德尔的回信中,他说:“几个星期前的某天下午,我中途进去看到我的打字员(一个学历史的学生,我想她非常平凡),这时她快打完第十五章了,发现大把的泪水从她的脸颊上流下来。我会永远爱她的。”一个平凡的女孩因为另一个平凡人的故事而落泪,那一瞬间她感受到的应该不再只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而是一曲感同身受的哀歌。
但有意思的地方还在于,威廉斯本人并不认为斯通纳是一个失败者,他在一次为数不多的采访中谈到了自己对斯通纳这个人物的理解——“我觉得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英雄。很多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觉得斯通纳的人生太可怜和不幸了。我却觉得他的人生过得很好。显然,他的生活比大多数人要好。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也充满感情,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在这部小说中,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斯通纳对一份工作的感觉……一份这个词语所体现的良好和体面意义上的工作。工作给他某种特别的身份感,成就了他的自我。”
2 斯通纳的爱与痛
必须要说的是,在今天文学已经发展到一种更繁复更多元更多样化的时代,回过头看这样一本50年前出版的书,其实很难不带有某种挑剔的眼光。《斯通纳》是一本几乎没有使用任何文学技巧来书写的小说,这里没有炫技、没有酷酷的结构、没有特别的语言张力,只是老老实实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然而这本书却又是好看的,打动人的。
威廉斯笔下构筑的两个世界,一个是学院里的世界,另一个是外面的世界。当他逐渐开始进入到学院世界的时候,他意识到“他和父母已经逐渐形同陌生人。”成为教员后,斯通纳有两个好朋友,三个人每周五会一起出去喝一杯,在一次大概多少有些喝高了的深夜,其中一个人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
不想远离精神世界,不想只是单纯拥抱世俗世界的人,于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抵抗”,有人暴烈有人温驯。《斯通纳》里的斯隆是个暴烈的范例,他也正是当年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帮助斯通纳打开精神世界大门的人。斯隆死于心脏休克,但斯通纳却觉得“在愤怒和绝望的时刻,斯隆倒希望自己的心脏停止跳动,好像以最后的沉默的姿态来表达对这个深深地背叛了他的世界的爱与蔑视,他简直难以忍受在这个世界中生活。”
与斯隆相比,斯通纳反倒成了相对温驯的人,他没有那么抗拒世俗世界,尝试与之相处,尽管这得费点儿力气。比如他参加人们的聚会,感受着“谈话开始时漫无边际,聚集着短暂又微弱的能量,然后毫无关联地逐渐转入其他聊天。”但是回到家他立即重新回到书的世界,“通过阅读来逃避扭曲的身体加给自己的限制,然后慢慢找到一种自由感,这种感觉随着他对自由本质的理解的加深而越来越强烈。”
甚至有的时候,斯通纳还选择了与世俗世界妥协,尤其是当他面对爱情的时候。学生凯瑟琳是斯通纳一生中唯一真正走进他的精神世界的女人,而他与妻子当年的结合,更多是一种短暂的被外表迷住的情欲需求。当斯通纳与凯瑟琳的婚外情即将被曝光的时候,他曾经问凯瑟琳“如果我放弃了,一走了之——你会跟我走吗,会吗?”“会”她说。“可是你知道,我做不到,你知道吗?”“嗯,我知道。”最终只有凯瑟琳一个人离开了,斯通纳留下,与他的身份一起,与他的早就貌不合且神离的妻子一起。在凯瑟琳离开的前一晚,斯通纳对她说:“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属于这个世界,我们应该早知道这点。我相信我们是知道的,但我们得退出来一点儿,假装一点儿”
在凯瑟琳退出斯通纳的生活若干年后,斯通纳读到了凯瑟琳的著作,献给“威·斯”,扉页的题献让六旬的他眼睛模糊。那本书和斯通纳想象的一样好,文字优美,激情掩藏在某种冷静和智性的明晰背后。他觉得自己再一次触摸到了凯瑟琳,“他的失落感,内心藏了很久的失落感,喷涌而出,彻底将他吞没,他任由这股洪流裹挟着,意志已失去控制。他不想搭救自己。接着他又亲切地笑了,好像是冲着某个记忆而笑。”
3 确认那个不曾背叛过自己的生活
在精神世界的大门打开后,斯通纳的人生其实一次次要和世俗的现实世界进行撞击,不仅仅是斯通纳如此,还有精神世界大门被打开的每一个人。斯通纳既要守住自己的世界,还要抵抗现实世界的入侵。我想他一生里,最大的一次抵抗就是面对沃尔克。
沃尔克是一个糟糕的带有投机色彩的人物,他如果能通过研究生毕业考试,就可以进入到学院世界里,获得教职。他的导师劳曼克斯想尽一切方法帮助他通过答辩,尽管他连许多对专业研究生来说最基本的文学知识都不知道。如果斯通纳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那么就不会被后来成为系主任的劳曼克斯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在教学生涯里折磨了半辈子。
这个时候,年轻时一起喝酒的三个朋友中的其中一人(戴夫)已经因为战争辞世,他就是当年说“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这段话的家伙。而除了斯通纳之外,另一个人如今已经是学院里的院长,两个少年友人因为沃尔克的事情进行了一次公务上的交谈。
斯通纳突然回忆起了三人当年的那次谈话,然后说了这样一段话——“戴夫会认为沃尔克就是——就是外面那个世界。我们不能让他进来。因为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变得像这个世界了,就像不真实,就像……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把他阻止在外。”
这段话为斯通纳争取到了自己的少年友人,他们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不是最终的。斯通纳的一生,始终都在坚守两个世界的底线,每每在现实世界受挫的时候,精神世界或者直接说是文学本身,总能给他慰藉。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威廉斯会认为斯通纳的人生“过得很好”的重要原因。
斯通纳精神世界的大门,因为当年斯隆大声诵读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73首而打开,尽管彼时他根本无法解释这首诗的含义,只能尴尬不已地说:“意思是……意思……是”。但如果回望自己的人生,他一定会感叹自己是何其幸运,因为有那么多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推开那扇门,体会更深刻的悲伤与喜悦。因此,当生命走到终点时,斯通纳会认为,那个世界是“唯一不曾背叛过自己的生活。”这样,是不是也就足够了呢……
4 我们的书评人这样理解《斯通纳》
斯通纳对文学的专注将他与时代大潮隔开,也隔绝了现实的嘈杂。由此而来的代价是,他远远追不上现实的节奏,不会将自己放在众人的序列中齐步前行,对世俗的潜规则一无所知,这让他外在的人生成为一个大写的“尴尬”。
他始终“飘”在现实之上,远远地离开众人。文学对于他人只是谋生的手段和工具,是进阶获得高位的资本,对于斯通纳却是信仰。这让他显得古怪,也让他面对外界战战兢兢,只能小心翼翼地试探,然后更保险地退回自己的天地。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本可以奋力一击成为传奇,但他都退缩了,这退缩让他必须吞咽下全部的尴尬,承担周围人的嗤笑和失败的痛苦,黯然伤心真正美好的失去。斯通纳不是不清楚他的选择,但他必须这样做,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他珍爱的小小园地。
斯通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获得了启悟,他发现自己曾经那么恐惧的东西完全没有意义,他的真我已经与他的爱永存,他跳出了这个被规划的、评判价值单一的“现代世界”。那些“远远地退缩进生活的序列”的人们不会懂,也不需要懂。死亡是自私的,理解生命的价值也是,意义的宝藏只展示给愿意开掘它的人们。
文学的灵光激起斯通纳内心的爱,他发现了真实的自我,他用一生坚持这份价值。斯通纳内在燃烧的勇气让他成为沉默的英雄。文学早已在斯通纳生命道路的每一阶段留下了它的足迹,这些足迹是暗夜的星光,将他引向最终的启迪。(鹿鸣之什)
读完《斯通纳》这本书,我最欣赏作者的文风,朴素至极,却也探询诸多深幽之处。是这样的文风,才能带出一个与之对应的人物——斯通纳。
他并非多篇书评中提到的失败者,也并非众多平庸俗常的一分子,读到他就能想到读者自己。
我甚至觉得斯通纳比我们不少人活得更像是他自己,平凡的一生,却是他自己,带着来自土地的那种血缘传承,祖辈给予的传承,他们过着卑贱、辛苦、坚忍的生活,他们共同的道德信仰就是把自己的脸交给一个严苛不公的世界,而那一张张脸毫无表情,铁硬又荒凉。这是斯通纳从孩提时就熟悉的无所不在的绝望的信号。
他不去定义自己的成功或失败,也对这些外加的东西提不起兴趣,对外面那个世界也没什么兴趣。说是冷漠并不准确,不如说是在悲观的底色上尽量平静地接受了生活给他的一切:并不如意的婚姻、热恋又需分开的情人、各种变故、最后的疾病……“他没有想过,面对外人,面对这个世界,他要显得像什么样子。”面对真感情是否决断一起一走了之时,他选择不,原因是:“我们两个都会变得面目全非,不是我们本来的样子……不是因为我们可能要面对爱的痛失,而是因为害怕我们自我的毁灭,以及我们现在所做一切的毁灭。”不仅是懦弱或自私可以概括。
书中不少类似如下这段话的地方闪着荧光:他的意识边缘常会想起自己的血缘传承……这种在很多方面打动了他、改变了他、深藏在大众视野之外的共同痛苦的洞悉,对这种共同困境毫不声张的伤心,永远伴随着他。在看似麻木、冷漠、孤绝的背后,有一种力量,强烈而稳定地在那里,他在尽可能地找地方释放这种“活着”的感觉的力量——在教师生涯里,或是在不长的爱情里。
1965年首版的这本书,在今日读来,倒有疗愈效果。我们身边这样的斯通纳,太少了,他是一种与现实的疏离,是在悲观为底色之上的一些“活着”的热情,没有自大,也没有因低微或抱怨而生的神经质,人群中低低地硬硬地生存着,像一块石头(对,我认为的石头的寓意如此),适度的自尊和自由,有矛盾有追问,不成功但也不猥琐。是一个来到这世上的平凡人最初应该的样子。读到最后,这本书让我想起《巫言》,孤单是人生最初的状态。(丰玮)
威廉斯以淡定敛静的语调与节奏,抑制自己不干扰,平平地叙述顽石人斯通纳无糖衣也无彩虹的一生,人生一途,他未曾堕落,也没有所谓的净化与升华,他充分拥有免于基督、上帝或者信神的自由,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但他所受的苦难老实说也没有任何的神圣光环可言,孤独的个人,既然背向上帝,更没必要侈言救赎,一切作为与选择,唯自己承担后果。
我们很容易判定斯通纳的消极不作为,是陷自己于不义之深渊的罪,他必得自作自受。汉娜·阿伦特的洞见,“平庸之恶”,《斯通纳》透露的可是平庸的罪?美式民主,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美国人,人人平等,庸众一块。
斯通纳这凡夫俗子的挫败,“在于重新唤醒人的勇气、荣誉、希望、尊严、同情、悲悯和牺牲这些人类昔日一度拥有的荣光”,最后一章他的死亡,毕竟是徐缓且庄严的,生命彻底燃烧之后并非烟消云散,这位一生浸淫拉丁文的石头人有他微若晨星的觉悟,斯通纳当然知道阿波罗神殿的德尔菲神谕,“认识你自己”的真意,小说至此也是最后一行,意在文字之外,尽在灰烬上浮现。(林俊颖)
编辑说
目睹这些,爱会更加坚定
我想从斯通纳的婚外情人谈起,那是他在中年发生的爱情,他把爱情视为一种转化,一个瞬间接着一个瞬间,被意志、才智和心灵的发现、修改的状态。正是在这段感情中,斯通纳重新确认了年轻时自己想成为的那个自己,也真正承认并拥抱了自己的黑暗、软弱、限制与残缺。
深沉而近乎完美的爱,并没有让他受到超越的激励,而是反过来迫使他看清了自我的边界与无能为力。他们选择平静告别。正是在这里,我看到斯通纳这个小说里所包含的三个意义上的“石头”,悉达多的石头,有神性的光芒;荣格的石头,追寻真实的自我;西西弗斯的石头,沉重而虚无。斯通纳把根部深深地穿进虚无之中,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会面对最寂寥的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读斯通纳可能是惊心动魄的,日常生活中最浅俗的怨恨,缓缓捆绑生命本身,但正是在抵抗与挣扎中,斯通纳为自己建立了精神的圣地,他可以安静地回退其中,全然孤独地回退其中,成为真正的自我。尽管这个回退的过程,就跟死亡一样孤独,却有死亡从未承诺给的礼物。因为,唯有不断地回退,唯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反复周旋,生命结束的时候,才看到爱与恨互相滋养过,痛苦和欢乐也互相滋养,你的抵抗与你所抵抗的事物本身,都在相互滋养。
作者已经为斯通纳的人生写了最妥帖的诗:早晚要死去,被滋养过它的烈焰销毁,目睹这些,你的爱会更加坚定,因为他转瞬要辞你溘然长逝。从某种程度上说,《斯通纳》里有着传道书般无限叹息,却没有最终的爱与皈依,可是这个小说却把人生写成了一个圆满的悖论,让人必须作出选择,要么绝望,承认爱比死更冷;要么虔诚,承认生命本身是神圣的。一旦不再傲慢,一旦虔诚,就有了皈依之处,那就是生命本身,而最初的爱与最终的爱,都来自于此。(朱桂英)
(文/姜妍)
(责编: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