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左起:周瑄璞、徐则臣、邱华栋活动现场,左起:周瑄璞、徐则臣、邱华栋

  70后作家在起伏和夹缝中颠簸,他们一方面被各种80后和90后作家的时代噱头遮掩,同时又被莫言、贾平凹等50后“老大哥”的风头压下去。而70后到底有没有可以承载厚重历史的抗鼎之作呢?周瑄璞的作品给大家一个肯定的答案。《多湾》这部作品可谓是一部平民奋斗史和女性成长史。2015年12月6日下午,70后新晋作家周瑄璞携新书《多湾》来到单向街空间,与读者见面,与大家畅谈作为70后作家的尴尬与尊严。

  陈忠实撰写评论文章  影视改编成为必然

  《多湾》是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从构思到定稿,历经近十年,精心打磨。小说描述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时间跨度七十余年,从民国三十年代写到新世纪来临,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奋斗故事,命运起伏,由农村人变为城市人的经历。根系女性季瓷双手托起家族的繁衍,她的后代走向城市后的成长、迷悟、痛苦、裂变的经历,描述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讲述普通人的奋斗、求索与精神历程。

  这部作品在路遥文学奖评选中得到很高的呼声。作家陈忠实撰写评论文章盛赞此书。凡是看过这本小说的读者,也许能体会为什么陈忠实这样的作家会对此书有很高的评价,正是因为这本小说无论从气势、题材和视野来说,都和《白鹿原》一样厚重多元。在目前这个强调文化快餐,崇尚私小说的年代,还能有这样稳重大气的小说出炉,可以说是非常难得。这样一部情节起伏、气势磅礴的小说,必然会引起众多影视公司的好奇心,本书策划编辑徐蕙蕙女士也表示:“这样好的故事,无论是拍成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大戏,影视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读者在银幕上看到《多湾》是早晚的事。”

  上半部和下半部成讨论焦点 幸运读者获赠精美封面画框

  活动现场,各位读者在台上还看到了著名作家邱华栋,这次他是以主持嘉宾的身份前来参加新书的发布会。而另一位写出《耶路撒冷》和《如果大雪封门》的作家徐则臣也前来助阵,与《多湾》作者周瑄璞对谈。现场还有来自70后、80后、90后不同年龄段的作者畅谈文学话题,邱华栋老师邀请到场的70后作家弋舟、李浩和《作家》杂志的执行编辑王小王到台上参与话题讨论,活动现场反应热烈。周瑄璞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说:“之所以你们认为上半部精彩,是因为季瓷太精彩了。”而现场提问的观众则有表示喜欢非常喜欢下半部风格的,可见小说内容深入人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感受,《多湾》的畅销态势已初见端倪。

  为了答谢各位前来支持活动的热情读者,主办方磨铁文治图书还为读者准备了一份特殊的奖品:《多湾》图书封面的精美画框。

【相关阅读】

(责编:c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