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中的华人》    [美] 孔飞力 李明欢  江苏人民出版社《他者中的华人》    [美] 孔飞力 李明欢  江苏人民出版社

  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一书气魄宏大,眼界开阔。呈现在书中的叙事者,是秉承下述信念的历史学家:“至少从16世纪以来,中国史就不能不包括海外华人史,而海外华人中也同样不能不结合中国史,唯有如此,方可成其为一个完整的研究领域。”因此,他的视域纵向涵盖五个世纪,横向覆盖亚、澳、欧、美、非各洲,将中国国内移民和国外移民视为近现代史上相互关联的历史运动,将移民本身视为规模日益壮阔的历史浪潮,由此找到了华人移民历史叙事的出发点。

  “去地域化的民族国家” 想象的共同体

  在孔飞力看来,“中国、欧洲与东南亚经济的相互关系构成近现代历史的中心议题,并且形成中国自身向海外扩张的基础,即朝向海外的人口迁移。”推动上述扩张的基本动力是家庭收益最大化。基于上述认识,历史学家构建了三个系列的位置叙事:

  一是由地理位置、心理位置和社会位置构成的系列。华人移民的特点之一是秉承这样的位置观念:“一家人‘在一起’并不等于说全家人居住在同一地理空间。‘在家里’(就一个人的责任和期待而言)并不因为这个人实际上可能住在离家百里、千里甚至万里之外的地方而受阻”。地理位置上的遥远距离,可以因为心理位置上的同一性而缩短(甚至消除)。成功地做到这一条、对家人以至乡里做出巨大贡献的移民,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社会位置。由此出发,华人移民对家乡的忠诚度关系到在移民社会中的声望,他们与家乡的联系得以长期保持。

  二是家乡、通道和小生境构成的系列。家乡是移民的出发点;通道是移民旧环境的延伸,保证他们在心理上从未离乡;小生境则是移民在新的定居地营造的环境。通道既是联结家乡与小生境的纽带,也是一种文化生活空间。正是依靠这类金钱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繁忙路径,远在他乡的移民和自己的老家(包括亲眷和左邻右舍)紧紧相连,成为“移民共同体”。新移民社团以至于跨国网络也作为通道起作用。

  三是华侨、中国、世界华裔共同体。若就中国国内移民和海外移民相比,孔飞力更关注后一种。海外移民曾经为朝廷所不容。但它毕竟作为势不可当的历史运动而发生,不仅冲决了官方所设置的种种障碍,而且迫使政府改变态度、在19世纪末发生了视海外华侨为资源而非问题的转变。海外华侨不仅介入了20世纪初终结帝制的革命、其后的抗日战争,而且在新中国和平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国民党当政的时代开始,政府就致力于为海外移民开辟“国字号通道”,以吸引侨资,或者对教育进行督导。如今,海外华人仍然是沟通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使者。这是他们已经非正式地扮演了千百年的角色。换言之,从书中所叙之事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对于祖籍国来说,海外华人始终不是他者。叙事者试图告诉人们:有这样的华人作为依托,中国有可能发展成为“去地域化的民族国家”(亦即将全世界的华裔人口包含在内的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通过上述三个系列的位置叙事,本书有效地实现了从微观叙事向宏观叙事的过渡,揭示出下述现象:华人移民几乎可以说始终生活在“他者”之中(正如书名所示)。所谓“他者”,是对于华人在移民过程中所接触到陌生人的总称,从移入的庶民到政府。他者之所以是他者,一方面是华人将他们视为他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们将华人视为他者。在这种互视、互动的过程中,既有利用与被利用、接纳与被接纳的关系,也有排斥与被排斥、疏离与被疏离的矛盾,由此构成了华人移民历史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篇章。从处于他者之中这一特殊位置出发,叙事者讲述了中国近现代移民异域谋生历史,描绘了移民社会对他们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至于土生华人,叙事者所留意的是他们的尴尬处境:“面对当下兴起的‘华人性’,他们自身的‘华人’认同究竟该置于何方?”由书中的叙事逻辑似乎可以进行下述推论:即使中国发展成为叙事者所说的“去地域化的民族国家”,(即使当事人已经是移民社会中土生土长),华人仍处在他者之中,不论其共同体规模如何庞大,也不论个人如何为移民社会做出贡献。也可以说:对于移居地而言,华人始终是他者。这是他们即使在将来也无从摆脱的位置。

  作为移民的历史叙事 作为历史的移民叙事

  本书既是作为移民的历史叙事,又是作为历史的移民叙事。作者孔飞力本人是出生于英国伦敦、在美国工作的著名汉学家,对欧洲近世以来的海外扩张、全球化时代人口流动等问题进行了精到的研究,关于中国社会史、政治史和海外华人史的论著享有盛誉。《他者中的华人》无疑融入作者自己的见闻,但除了前言之外,本书主要以第三人称讲述历史。以第一人称所写的前言虽然简短,却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它开宗明义地告诉读者:作者一方面致力于勾勒中国移民的全景图式、将内外移民作为更大过程(如中国社会变迁等)的变量来描述,另一方面致力于反映“他者”的声音,因为如果不了解海外华人定居于其中的那些非华人的生活、传统和态度,就无法理解海外华人的经历。这两个方面的特色彰显了本书作为移民的历史叙事的价值。

  除此之外,《他者中的华人》还提供了作为历史的移民叙事的个案。全书收入了1728年雍正关于自发移民的上谕、清代王大海关于华人甲必丹的描述等35个独立于正文之外的插叙,其体裁有奏章、禀帖、口供实录、碑记、墓志铭、作为证据的报告、新闻报道、国会听证、论著、传记、报纸评论、演讲记录、宣言、文告、回忆录、口述、访谈、讲话等,形式多样,对应于不同阶层的人士。因此,全书不仅有作为作者化身的叙事者所进行的学术分析,而且还有众多被叙事者的声音。换言之,叙事者既将与中国近现代移民所处的位置作为叙事内容,又尊重相关历史人物自身作为主体在移民叙事中所应占有的位置,从而构建了复调叙事、多元叙事的整体格局。这种叙事策略有助于增进对本书客观性的认知。中国学术界现有关于移民叙事的研究成果集中在文艺领域,内容包括当代非裔美国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的叙事策略、欧洲电影中移民叙事的后殖民理性批判、全球化时代德国多元文化语境中土耳其移民电影叙事的意义、《美华文学》杂志所刊作品的叙事模式,还有中国大陆移民叙事和国外华裔移民叙事的比较等,论题相当广泛,但很少涉及作为历史的移民叙事。就此而言,《他者中的华人》颇值得重视,因为它不只是将位置叙事当成有关移民所处位置的叙事,而且将位置叙事作为全书结构安排的依据,让叙事者和被叙事者各得其位、相互补充,以求呈现历史的真相(至少是给读者这样的感觉)。

  作为历史叙事,本书援引了从朝廷档案到民间文献的大量资料,内容相当充实。作为移民叙事,作者将华人设定为与他者相对而言的主体,这种策略使得全书所述及的头绪纷繁的历史事件具备相对统一的线索和主旨。在肯定上述叙事方式的重要价值的同时,我们作为读者不能不思考下述问题:华人是否也经历了他者化(就融入当地社会而言)的历史进程?他者中的华人和华人中的他者(如来华外国人、与华人通婚的非华裔人士等)本是相对而言的,他者又是否存在华人化(就社会认同或设身处地而言)的可能性?华人与他者之间能够形成命运共同体吗?或者华人只能始终凭借血缘拓展自己的对外联系?历史叙事和移民叙事如何增进华人与他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在更广的意义上,人类如何才能够超越以血缘划分他者与自己人的局限、融合各自的视域,真正作为命运共同体来应对全球性危机、发展全球性福祉?作为研究者,我们又应当为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叙事位置?若想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他者中的华人》一书确实富有启发意义。 (黄鸣奋)

(责编: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