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弘阳光之家”公益项目的志愿者在分享交流做活动的经验
2015年12月26日,来自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中国航天二院志愿者团队、北京师范大学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部之窗协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微愿公益等6个参与阳光之家行动的社团、机构,以及项目服务学校的校长、项目捐赠方、慈弘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捐助人、合作方、媒体等共100余人齐聚一堂,对2015年“慈弘阳光之家”公益项目的进展与公益心得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2015年慈弘阳光之家项目继续得以深化和发展。项目在以前固有的6所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阳光之家”继续为在校学生开设创意课与科普课。其中创意课堂由4个高校社团1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为1142名学生全年授课181节。在各个学校的阳光之家里,创意课已经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
科普课堂在2015年有了新的发展,常年支持慈弘公益项目的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讲座团的70、80后(70岁、80岁的老科学家的自称)的老科学家,主动承担了老带新的任务,他们在航天二院为青年科学家授课、讲解,传授课堂技巧及讲科学课的方式方法,培养青年科学家志愿者成为优秀的授课老师。这支老科学家与青年科学家联合团队,合计在4所学校开展了28节生动专业的科普课。
今年慈弘阳光之家的新发展,是慈弘作为公益平台,汇聚了北京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带领下,并结合西部乡村学校的校长、老师,大家共同组建项目组,将《健康与幸福》课本地化、乡村化,“阳光之家”建设到了甘肃省靖远县北滩乡的刘梁小学,并已经在该乡2所小学里为4至6年级学生们开展了18节“幸福课程”。幸福课的初期测评工作已经完成。
“慈弘阳光之家”公益项目为孩子们建设的图书馆
慈弘阳光之家项目的重点在于关注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艺术类、科学类课程的缺失,以及因学校师资不足等问题,造成的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学生自我效能感、自信不足等问题。因此,慈弘在组织各方志愿者开展学校公益服务时,侧重点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培养授课志愿者(大学生及青年科学家)的授课专业性,使得志愿者在服务教育类项目时,首先了解教育、懂得课堂授课的方法等;另一方面也在与大家共同的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及培训,增强志愿者的公益专业性。
今年3到11月,针对创意课与科普课慈弘共计组织了11次交流培训活动,为创意课培训的是北京歌路营文化发展机构,2015年,歌路营为大学生志愿者培训2次,每次培训时间为2整天。中科院老科学家为航天二院的青年科学家志愿者培训了科学课的授课方式及授课注意事项,共计2次。其他交流分享活动组织了7次,重点在于社团管理的分享、志愿者课堂经验的分享,其中2次邀请流动儿童领域、公益领域专家为志愿者梳理在校服务的公益心态。
多次的公益交流、培训及分享活动,使100余名志愿者在课堂授课的专业性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相对2014年,2015年大学生及青年科学家志愿者们更加自如地引导学生自信地表达。一次次的分享及交流,在公益服务中志愿者自身疑惑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慈弘阳光之家项目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及发展,注重对项目效果的评估及检测。今年3月及9月,慈弘对北京项目服务学校的校长、助学联系老师、部分课堂学生进行了2次深入访谈,部分学校老师和学生反映,有些学生确实发生了令人惊喜的改变。北京海淀新希望学校的一名班主任老师说,在经过创意课堂的窗前时,她发现一名平时在课堂不会发言的学生快乐积极地在创意课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讲到这个孩子时,流了泪。学生们也纷纷表达,创意课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非常喜欢志愿者老师,老师们让他们感到快乐。
“慈弘阳光之家”的志愿者们
今年慈弘阳光之家的一个重要进展还有“幸福课程”,幸福课程根据《幸福与健康》的教材进行本地化转化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健康素养和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为宗旨的综合类课程。服务人群为打工子弟学校学生与乡村学校学生。今年8月,甘肃省靖远县北滩乡两个乡村小学的教师、校长4人,参与到了课程的后期本地化教学模块的设计中,他们的积极参与,使得课件的本地化有了切实的保障。在本次总结会上,课程设计组成员为参会人员模拟了其中一节课堂活动,并针对中期调研时教师的使用意见、学生的上课感受等方面向参会人进行了汇报与展示。
在志愿者颁奖环节,两年来参与创意课堂的大学生志愿者分享了自己做公益的心路历程。会上播放了学生们上课的课堂效果和上课感受的视频,让志愿者也感受到了自己做公益的价值和意义。
科普课堂展示环节,来自航天二院的志愿者代表,为大家介绍了青年科学家们是如何组建航天科普课堂团队,以及这些年轻科学家志愿者的公益感受。
最后,在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管理学院陶传进教授的带领下,大家对公益项目、公益行动及作为一个公益共同体成员应当维持的心态进行了思考与交流。
(责编: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