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好书榜2016年1月生活艺术榜榜评
1.《艺术的逃难:丰子恺传》[澳] 白杰明 著 贺宏亮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年12月
丰子恺的传记,先于50卷本的《丰子恺全集》和10卷本的《丰子恺译文集》面世,给出了一个我们几乎从未深思的丰子恺形象。是的,我们喜欢丰子恺的漫画,喜欢“几人相忆在江楼”,喜欢丰子恺的浪漫和孩子气,喜欢丰子恺的对善的发明,喜欢丰子恺的佛性——但这样一个丰子恺,从何而来?他在大时代中如何沉浮,又如何守住内心?在他身上,艺术,成为艺术家逃离的路径与归途。
2.《天空的绘本》 [日]长田弘 文 [日]荒井良二 图 [日]猿渡静子 译 连环画出版社 2016年1月
荒井良二的画,长田弘的诗,一场暴雨洗礼之后的森林和天空,明净的画面和清隽的小诗,却有一种指向内心的震撼之美。整本书几乎没有变换过视角,却画出了孩子眼中可能的世界。
3.《梵高手稿》 [荷]文森特·梵高 [美] H。安娜·苏 编 57°N艺术小组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年12月
如果要速读梵高,这本《梵高手稿》大概可以算是最佳选择之一:它简单,准确,通俗——把关于梵高的几重维度:传记,书信,绘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书中收录的梵高创作手稿和他自己关于这些作品的书信记录,简直是另一种“谈艺录”。另外并非不重要的是,书的质感很好。
4.《至味在人间》 陈晓卿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好吃的书。陈晓卿以制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大众所知,那么他出版一本谈论饮食的书,似乎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这本书可不像“舌尖”那样会带来陌生的吸引力,陈晓卿更多再传达的,是一种“热爱吃”的生活态度。爱吃才有至味啊。
5.《明日的餐桌》 [美]帕梅拉·罗纳德 拉乌尔·亚当查克 著 蒋显斌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1月
在基因工程时代,明天我们吃什么,既是科学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文化问题。《明日的餐桌》,从风靡世界的有机农业和展现着强大商业力量的基因工程两个层面同时入手,把关于“吃”的可能性呈现在读者面前。无论如何,今日的食材早已让我们的饮食与往昔的时代不同,从这个角度出发,“明日的餐桌”确实可以承载更多的可能性。
6.《约翰·列侬书信集》 [英]亨特·戴维斯 编著 遇晨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1月
为什么要读约翰·列侬的信?因为我们爱他。爱他的歌,爱他的人,爱他的生活,爱他对音乐的探索。如果可以有偶像,约翰·列侬就是20世纪最大的偶像。偶像的书信集,300封,首次披露——买吧。
7.《周末田舍生活》 [日]马场未织 著 王遵艳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5年12月
有些北京人,会在顺义,怀柔或者房山租个小院子,平时在城里上班,周末就跑去乡间的院子休憩——这是帝都版的周末田舍生活。马场未织的东京版本和这差不多,只是实践的日子更长,恰好可以拿来做指南。那些工作在大都市的青年啊,在压力之下早已不知生活去往了何处。这时候,不妨听听马场未织轻轻的呼唤——“田园将芜,胡不归……”
8.《温尼科特传》 [美]罗伯特·罗德曼 著 吴建芝 刘书岑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6年2月
“暖男温尼科特”,心理学家武志红在温尼科特传记的中文版序言当中,给这位精神分析大师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位,也一下子拉近了温尼科特与读者的可能关系——要知道,当代关于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成长影响的很多重要认知,都出于温尼科特的观察。作者罗伯特·罗德曼以精神分析师的身份,以精神分析的姿态为前辈作传,很能让读者理解作为心理学方法的精神分析。
9.《我等就来唱山歌》 钟永丰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年12月
钟永丰,诗人,词人,音乐制作人,台湾人,民谣运动和在地传统文化保育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果要给钟永丰一个标签的话,“土地与歌”,大概是最适合的词语了吧?这本书是这位音乐人与土地的对话集,该一边听,一边读。
10.《海滨的生灵》 [美]蕾切尔·卡森 著 李虎 侯佳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12月
蕾切尔·卡森《海洋三部曲》的一种——虽然《寂静的春天》大名鼎鼎,但如果不是最近两年博物阅读潮流的兴起,这本书大概未必有机会和读者见面。但事实上,《海滨的生灵》绝不仅仅是一本博物学或者生态作品,甚至也不止于散文这一文体。科学与文学的交汇,万物与哲思的碰撞,才能产生出这样让人不忍掩卷的写作。
(责编: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