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照相记:近代以来西方重要摄影家在中国》 南无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近代以来,西方来华的旅行家、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冒险家、军人、记者各色人等穿行于中国大地,留下了成千上万关于中国的照片,其中哪些人、哪些照片是最重要的?那些著名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西方摄影家因何原因来到中国?拍摄了中国的哪些方面,对中国有何评价,又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动机按下快门?近日,记录14位西方摄影家在中国的影像活动的摄影史著作《东方照相记:近代以来西方重要摄影家在中国》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
该书以文字和图片呈现了1844年,中国第一次遭遇摄影术,至上世纪80年代初,14位西方摄影家在中国的影像活动,以影像解读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变迁,以及大历史中的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故事。作者南无哀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编审、《中国摄影家》杂志副主编。
隐匿于照片中的“东方学影像链条”
该书不仅仔细考察了170年来西方摄影家在中国的拍摄活动,更在两方面拓展了视野。首先,综合运用东方学、历史学等多种学术工具,拓展了摄影史研究的学术视野,首次勾勒出西方人拍摄的中国照片中潜伏的“东方学影像链条”以及这一链条的演变。在东方学视野中,西方人关于东方的照片,也如同其关于东方的游记一样,肩负着提供“东方活生生的怪异性”的使命,在制造西方人“想象的中国”的过程中,起到了文字所不能起到的“印证”作用。如英国摄影家约翰·汤姆森所说的,“读者若熟悉中国人,了解他们根深蒂固的迷信习惯,应不难理解,在我完成这项任务时,会面对多大的困难与危险。我的照相机被视为神秘暗器,与我的天生魔眼相得益彰,使我得以洞穿岩石山峦,看透当地人的灵魂,制成可怕的图像。被拍摄者会神魂出窍,不出几年,就会一魂归西。”
在早期西方摄影师的中国照片中,这种“印证”作用尤其明显;布列松等人的照片代表了这一传统开始转变,而马克·吕布则站到了转折点上。
“给中国拍一幅肖像是困难的”
其次,该书还拓展了照片背后的社会、历史视野,正如布列松所相信的,摄影家有一个重大的责任,就是把他们亲眼见到的历史记录传达给各国的百万人民。1844年,来华谈判的法国拉萼尼使团成员于勒·伊迪埃拍摄了澳门、广州的市井风物、官员富商、参加谈判的中法代表以及《中法黄埔条约》的签字仪式,这是西方人在中国拍摄的第一批照片。通过考察西方摄影家以影像技术“闯入”彼时社会历史,揭示其影像背后隐藏的社会历史内涵。同一幅照片,英国人的解读与中国人的解读自然是不同的。中国读者面对西方摄影师拍摄的中国照片经常停留于画面本身,照片背后的内涵常被忽略或没有意识到,在面对90年代日新月异的中国时,马克·吕布就曾说:“给变化如此之迅速的中国拍一幅肖像仍然十分困难。照片可能是模糊的,甚至相互矛盾。在我走过的很多城乡,前一眼看到的东西被后一眼所否定,昨天看到的东西被今天所否定。”(朱蓉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