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天:德国统一的内部视角》 (德)霍斯特·特尔切克 著 欧阳甦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沃尔夫冈·贝克的电影《再见列宁》里,德国统一的故事被描述成一出戏谑的荒诞剧。这本是世界当代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在电影中却变成一出情节急转直下、让人手足无措的“喜剧”。
恐怕所有人都会认为那部电影中的历史不过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戏说”,然而,历史常常以出人意料的面貌出现。德国统一的确不会像电影中描绘的那般荒诞,但却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展开。即使对于直接参与了统一进程的那些历史“主角”来说,德国统一的完成都要比预料的快得多。起码《再见列宁》里所呈现出的德国统一的节奏,与霍斯特·特尔切克日记中记录的情况相似。后者曾任德国基民盟总部外交与德国政策小组主任,是德国统一外部问题谈判的负责人,正是参与了这段历史的核心角色之一。
特尔切克将自己参与的推进统一的整个过程,记录成一部私人日记,最后被整理成这本名为《329天:德国统一的内部视角》的小册子。
作为一部工作日记,很难从书中读到有趣的个人故事。不断映入我们眼中的,只有那些反复不断的谈判、会议、决策和签约。所以,《329天》更像是前人无意留下的一本“工作备忘录”,被遗忘在一座废弃的船舱里,直到有一天我们这些漂流者在晦暗的角落里把它找到,才有机会去重温作者经历的那段岁月。
当然,特尔切克所呈现出的 “仓促”,并非大部分人所想象的历史的戏剧化。它的含义其实是,德国统一问题是如此复杂,在其映衬下,统一过程却只经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一切显得不可思议。
众所周知,作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尽管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腾飞,但在国际政治上仍受到其他大国的挟制,尤其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它的内部防务和对外政策,也常常是在美、苏、英、法四大国的影响下才能实现。
为了突破这种困境,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维利·勃兰特担任总理之后,联邦德国开始转变一味跟随西方的外交政策,而开始实施所谓的“新东方政策”,以加速改善与东方尤其是苏联的关系。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利用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对抗,为德国赢得外交空间。
到了赫尔穆特·施密特时代,联邦德国采取的“均衡战略”,也是借助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互相制衡,再限制欧洲其他强国的压制,借此进一步为本国拓展国际空间。正如施密特所说的,“谁要是作为西德政治家想为德意志民族谋利益,就必须弄清楚我们东西邻居的利益和趋向。如果他要现实地估计自己的活动余地,就必须设身处地用东西邻居的眼光来估量局势。”
这种战略思维一直贯彻到赫尔穆特·科尔任职期间,而他在处理德国统一问题时,也正是依靠了勃兰特、施密特等人留下的这些政治遗产,意外地使极为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正如特尔切克所记录的,科尔最初提出的德国统一路线表——《十点纲领》里,并没有对统一给出规定时间。特尔切克在日记中写道,“预言三四年统一德国,他(科尔)认为是完全错误的,最好是根本不提时间范围”。可以看出,在一开始,科尔对统一进程的速度并没有抱太乐观的看法。
然而,科尔却对统一实现的条件有着清晰的判断,这些条件大致包括:戈尔巴乔夫不能失败、要稳定波兰和匈牙利的局势、民主德国必须进行自由选举。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德国的统一将与欧洲一体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正是有了这些明确的目标,科尔政府在推进统一进程中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
但这种德国战后传统的现实主义思路,却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发展。当然,我们不应忽视包括民主德国在内东欧局势的突变,以及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国内的改革陷入困境等诸多外部因素,也客观上为德国的统一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特别是最后一点,才使得戈尔巴乔夫在最关键的问题上——统一后的德国能否加入北约阵营——最终选择了妥协,以此来换得西方对其改革的支持。
无论如何,在特尔切克的笔下,德国统一的过程大部分时候显得波澜不惊,但我们依然能从中读到历史波涛在遭遇到暗礁时所掀起的浪涛,并由此而形成的转捩点。
在书的最后,我们能够读出特尔切克这样的亲历者所带有的筋疲力尽却又激动难抑的心态。他写道,“328天,它们曾经那么频繁地令我们的呼吸停滞……我们常常追着瞬息骤变的各种时间跑……”最终,德国赢得了统一。
有意思的是,特尔切克在书的最后写到了一位来自东德的小姑娘,那是东德末代总理德梅齐埃的女儿伊尔莎·德梅齐埃。这个从小在东德长大的女孩,似乎对统一的历史时刻并没有表现出太过于兴奋。但不知道特尔切克有没有注意到,在德梅齐埃的身边应该还有另一位东德姑娘,她是德梅齐埃的副发言人,并已经受到了科尔的宠爱——那就是安格拉·默克尔。15年后,她将成为德国历史上(那时已经无所谓东西德之分了)第一位女总理。
当然,对于特尔切克的这一“重大忽略”,我们应当谅解。毕竟,在历史面前,没人能真正自诩为伟大的预言家,更何况能预料到那个腼腆的东德姑娘,有一天将成为欧洲最强国的领导人。而这,恰恰就是历史最具魅力的地方吧。(严杰夫 媒体人)
(责编: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