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成功将“拔河”申遗,又“抢”中国的传统文化了?
近日,“拔河成为韩国第18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消息一出,中国网民战斗模式和段子手模式全开。一部分人愤慨于韩国人又来和我们“抢文化”,一部分则为 “丢沙包”“荡秋千”“踢毽子”等感到不平和担忧。不过在这些之外,也有仍不放弃治疗的反思声音,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人家“抢注”之后才感到后悔莫及。那么,韩国人真的“抢”了我们的文化遗产吗,为什么我们的非遗申请总是晚人家一步呢?
韩国村民和游客在“金堤地平线节”上参加传统拔河比赛。 视觉中国 资料图
韩国人真的“抢”了我们的文化吗
先说这次韩国等4国申请成功的“拔河”,一看这个项目,中国人自然会感到我们也有,甚至在媒体梳理报道后,就会发现中国的“拔河”更加源远流长。但就像“端午节”、“印刷术”、“中医”一样,其实这里面存在着信息上的偏差。
在形式上,韩国拔河的绳索是用稻草绳捻成,有主绳和支绳之分,根据参加人数来确定绳的长短粗细。一般来说,几百人参加比赛的主绳直径能达到五六十厘米,而长度则在三四百米,并且每隔一两米就有一根支绳,多时可达百来根。
实际上稻草捻绳已经透露了这种游戏在韩国和农业的密切关系,除了作为节日的娱乐游戏,它被赋予了欢庆丰年的仪式意味。在中国的文献中,我们能看到中国东北朝鲜族称为“索战”的拔河和今天韩国的拔河在形式上的高度一致:绳子用稻草和藤条搓成,亦有主绳与支绳之分,村与村之间举行,用于庆祝丰年。
这些年的中韩“非遗”之争,实际上多少都带有类似的偏差和以讹传讹。比如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和端午节并不是一回事,端午是时间上的“赶巧”,而体现朝鲜本土萨满文化的江陵祭才是正主。而像“风水”、“活字印刷”、“韩(中)医”、“孙悟空”等,更不过是韩国某些地方、协会或学者个人的一厢情愿,而被一些媒体或网络片面放大或捕风捉影而已。
而且,某国“申遗”成功并不是说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就专属于这个国家,申遗不是“抢注”商标,而是把文化的代表作品提出来,让全世界都能知道和分享。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就继韩国“江陵端午祭”之后,于2009年成功“申遗”。此外,联合国鼓励多个国家联合申请,这次的拔河就是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4国联合申请成功的。
江陵端午祭
同样申请“非遗”,中国真的慢一步?
尽管韩国的一些“非遗”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不乏共通之处。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因为韩日乃至越南、缅甸等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属于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几个国家的文化一旦涉及历史就很可能会指向同一个源头,也就造成了“争议”。
但是有着同一个源头,或者说中国更早,起源在中国,这些都不是申请“非遗”的标准。尽管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门槛相对要低很多,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仍然对申报设有三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艺术价值,要求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二是需要保护的紧迫性,特别是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缺乏保护而将消失的文化艺术形式。第三是要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以拔河为例,中国的拔河虽然在文化上源远流长,在古代也曾具有节庆仪式的功能,但在今天它基本已经只是作为一种趣味体育或娱乐项目而存在,在文化价值上要低很多。反观韩国等4国,因为仍然具有丰年庆典的节庆、仪式意味,对于以村落为中心的群体显然特殊的价值,因此也就更容易“中标”。其实考察韩国的其他“非遗”项目,诸如宗庙祭礼(2001)、江陵端午祭(2005)、灵山斋(2009)等都具有类似的节庆、仪式上的艺术价值。这些文化可以说都和中国有关,甚至源头都能追溯到中国,但我们在完整性和表现力上多少都流于宽泛,竞争力不强。
灵山斋
如果说对于文化艺术价值这个标准见仁见智,那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是否有一个完整的保护计划上,韩国做的确实值得赞扬。早在上世纪60年代,韩国就开始着力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并于1962年制定了《韩国文化财保护法》,在半个世纪时间里陆续公布了1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根据价值大小分为不同等级,由不同等级政府分别筹资资助。
另外,韩国一些大学都开设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重点培养传统的艺术人才。而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乃至民间团体都会定期举行传统文化竞赛,发动国民参与,提升对传统文化技艺的关注。可以说,韩国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可谓全民动员。
从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公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短短的14年申报里,韩国已经成功申请了18项“非遗”。考虑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宣布一次代表作,而一个国家一般每次确认一个项目,可以说这个速度和效率已经非常之高了。
同样是从2001年开始,中国已经成功申请了28项人类“非遗”,速度和效率要比韩国更高。但是数字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毕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时性、多元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目共睹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供申请的文化项目太多了,这一方面对“申遗”带来便利,让我们在数字上保持领先;另一方面也会造成顾此失彼,难以面面俱到,也就是使得相似的“非遗”项目被其他国家“捷足先登”。
韩国宗庙祭礼
“申遗”不是为了增强民族自尊心,而在于保护
当我们过多关注韩国是不是又“抢”了我们的什么文化,中国的哪个名人又成为韩国人时,我们可能就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申请“非遗”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与物质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容易被忽略,面临更严峻的保护形势。以语言类文化为例,全球6000多种语言中有50%面临消亡的危险。因此,才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宗旨第一点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于申请条件也限定为必须要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非遗名录中的中国端午节页面
尽管14年里,中国成功申请了28项“非遗”,但问题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成功“申遗”后,是否继续得到了支持和保护,我们的民众是否真的开始关注起了他们,恐怕不容乐观。如果仅仅把申请“非遗”作为一项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工程,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
(责编: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