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社大社进入 市场竞争加剧 内容质量比拼
作者:刘俊兴
最近,从北京图书大厦“计算机畅销书展销”中发现,其陈列的200多种计算机畅销书中,以“入门”、“自学”等词语为标志的计算机基础类图书占据着相当大的位置。而最新的数据也显示,在过去的2005年中,尽管计算机基础类图书在IT图书市场上仅占21.49%,但其市场贡献率一直处在较高水平。在IT图书零售市场销售前500名中,就有225种此类图书,占到了45%,像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新电脑课堂系列”,人民邮电出版社的“零点起飞”系列、“从零开始”系列,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一学就会魔法书”系列,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五笔字型系列等品牌书,继续以不凡的表现位列其中。业内人士认为,在相对萎缩的IT图书市场上,作为IT图书的三大板块之一的计算机基础类图书,与图像处理与多媒体、网络类图书一起,以稳健的态势,在支撑着IT图书市场的前景。
使各家解数,几分天下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而计算机技术知识更新快,社会培训班更是层出不穷,所以当下计算机基础类图书市场依然较为广阔。过去的一年,各大科技类出版社都有所动作。只是缘于定位的不同,观点的不一样,各家的偏重又各有差异。
就拿人民邮电出版社来说,它在计算机基础类图书市场领域占据着相当的位置,2005年更是排在市场前列。据该社计算机出版分社社长蒋伟介绍,该社从2001年开始推行贴近读者、贴近需求的“下山策略”,紧紧扣住实际应用这个目标,将眼光瞄向基础类图书这块读者量最大的市场,至今仍指导着该社的整体出版思路。他说,这与当时一些出版社采取的“提高门槛”策略,树立技术壁垒,加大引进外版专业图书力度的做法正好相反。实践证明,这种策略不仅提高了该社的市场份额,在计算机基础类图书出版领域更是保持着丰硕的业绩,同时使该社在IT图书出版经营向全面良性发展。像“从零开始”系列,自2000年8月首批出版,至今已累计出版49种,总印数142万册,贡献4000万之多的码洋;又如“零点起飞”系列,2002年1月首批上市后,目前已累计出版66个品种,计215万册的总印数,取得5000万码洋的好成绩。另外,如“跟我学”系列、“新手学”系列也分别有42个和28个品种面世,分别销售了2100万和1350万码洋。
而在过去的2005年中,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新书品种达到了1400多种,重版300多种,其中计算机基础类新书占据100多种的份额。据了解,该社2000年开始实施“科技与教育并重”的战略方向,注重科技领域与教育市场的结合,不仅使该社在计算机基础类图书出版方面建树颇丰,在计算机教材领域,在图形图像与多媒体、办公软件等中高端市场,也始终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位置。比如提起“新电脑课堂系列”,因其较早借鉴其他行业经验在店面设专柜促销,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该系列从2003年开始首批上市,到如今已延续4年,累计出版30余种,修订两次,销量近千万册,并不断新增“卓越版”、“超值版”等子系列。据该社市场部媒体宣传与活动策划主管苏醒介绍,“新电脑课堂”还将继续往中高端领域拓展,使该品牌保持长久不衰。除此以外,该社2005年新出版的“零起点”系列,所涉及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非常全面,其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
在IT图书出版领域,清华大学出版社因其有着丰富的作者资源,始终与各路“诸侯”几分天下,在教育领域更是占据着稳固的市场地位。仅以2005年为例,该社所出版的计算机基础类图书仅新品就有300余种,占据市场新品的相当份额。该社计算机科技图书编辑室主任冯志强说,清华大学社提倡“向社会学习、向市场学习、向他社学习”的口号,以期对市场加以细分。即根据市场和读者群的不同,来确定要走的市场路线。同时,该社十分重视对书的要求,向来以中规中矩的严谨态度做书,注重“中耕”,从图书列选到收稿的整个过程都十分讲究。像“入门到提高”系列,从2000年首批出版开始,至今已累计出版200多种,销量超过1个亿,每年有2000万册以上的销售贡献。另如“清华电脑学堂”系列,针对基础入门,有3年的出版史,累计出版也有50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在计算机基础类图书出版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该社2005年的基础类新品有60多种,占到了计算机类书出版的30%。该社新世纪图书中心总经理兼中国青年电子出版社总编辑郭光说,中青社推行“精品化路线”,把低端图书、基础读物当作精品来做,从作者、作品内容到印刷、包装的一系列过程,都讲究精品化制作。该社图书的市场定价也因此比其他社要高。但由于包装精美、制作过程细化、内容讲究,其市场表现还是十分可观。以该社的“从入门到精通”系列来说,虽然定价较高,但4年来累计出版的10种图书,其年销量还都保持在1万册左右。
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相反的是,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则更加注重普及的内容。据该社编审胡名正强调,上海科普社就是要实践“学电脑,找科普”的口号,不做高端,只做普及,以普及路线,保持自己的发展特色。以去年为例,上海科普社共出版计算机基础类类图书140余种,占据该社计算机图书的绝大部分,每种的年销量都不低于5000册。其中如“中老年人学电脑”、“中老年人学上网”,其策划初衷就是向不懂电脑的中老年人普及电脑知识。这个系列也已有4年的历史,近13个品种,并在中老年人段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其销量多在5000册至2万册。
此外,像机械工业出版社在IT图书市场仍然位居前四强,但在此细分领域的新品种不算多,有20多个品种,占到其计算机类新书的10%。而科学出版社去年也有近40个新品种问世,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以及相当部分的地方科技社,也都在计算机基础类图书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应对市场萎缩,各有神通
当然,正如胡名正认为,计算机基础类图书市场总的来说还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但真正仔细算起来,其前景还是在不断萎缩的。第一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已经很多年了,能做的普及内容基本都做了;第二呢,目前的教育机构已经做了大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造成了总需求量的逐步下降。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今后计算机基础类图书领域这个板块竞争将更加激烈,自身的策略与定位正确与否,也将关系着能否在这个板块中生存并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从目前看来,如按读者群定位来说,有较大一部分出版商将学生、培训学员定位为重点读者群,与之相应的,则是基础类教材的出版占据着其中较大的比例。苏醒就认为,目前有相当多的出版社都在往教材这块挤,向学校这个群体偏。这是因为教育市场的销量比较稳定,而且利润高,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少。所以,很大一部分大社有一半以上的计算机基础类图书都是按做教材的模式来操作的。据她介绍,电子社在计算机基础类图书的出版上,也将在教材上有更大突破。
还有,另外一些出版商是从读者年龄层上来划分市场重点。蒋伟认为,现在有一大部分出版商都把目光瞄向15~3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这样的市场定位太窄、太集中了。其实,15岁以下、30岁以上的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他希望有更多的出版商能够把眼光看远一点,看全面一些,不要太盲目,太注重眼前利益。人邮社的市场与产品搭建论因此也很有看点。蒋伟说,根据市场销售状况来搭建产品比例是人邮社的一贯方式,目前畅销书的市场情况怎样?排名如何?数据显示是怎么样的?自身优势在哪?根据这些,来判断这类书还要出多少、是否重印等等。
清华大学社的策略也有些类似,正如冯志强强调,该社计算机基础类图书之所以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周期,销量也不错,与自身重视学习是很有关系的。该社根据市场情况、针对不同读者,在图书上细化分类,使每一类书各具特点。有的书可能走精品路,有的可能打价格优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