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宏志

   在书业大发展时代,书店、出版社物流基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手工到自动化、智能化操作,犹如蚕宝宝般地蜕变过程。物流不再是过去附属于主业的二等公民,不再是脏乱差的工作环境,现代化的物流已成为店社控制成本、增加核心竞争力的筹码。

10年历程
从小到大 从简陋到现代

   书店、出版社物流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是纯仓库时期,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当时是卖方图书市场,新华书店只有简单、小规模的仓储运输,一些出版社甚至连库房都不必有,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物流。新华书店主要做教材仓储发运,而且只有春秋两季;一般书数量少。出版社根据新华书店征订的数目印刷,配送也是按订单通过新华书店发货,每份单子复本量都很大,对速度要求也不高,多走铁路。出版社涉及不到库存问题,几乎无经营风险。许多书甚至从印刷厂就直接拉到了新华书店,出版社连库房都不必有。以前出版社只要有1000平方米的库房和几辆叉车,再雇几个临时工就足够了。
   第二个是批销中心时期。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一般书出书品种增多,省店原来的仓储面积不够了,不适应销售需要,此时期纷纷成立批销中心,进行现货批发。从分散的出版社将书集中到批销中心,再由批销中心销售至基层店,形成了一般书在批销中心进销发运一体的运作形式。批销中心的作用就是地方性的小蓄水池,是地域性的物流基地。过去库房管理是封闭的,入货、出货数目相等,库管员用卡片管理就行。现在批销中心库房向客户开放,现货到货速度比以前期货征订和看样订货都快,客户随时挑选现货,随时取货,库存管理从静态变为动态。业务量加大,销售额增加,单靠库管员好笔头已不现实,这时引入了计算机管理。就出版社而言,随着出书品种增多,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后,出版社库房面积不够了;加上出版社有了自主发行权,销售商多元化,既有新华书店也有民营书店,订单的复本量却少了,要求出版社减配,又加大了库存;由于信息不畅,出版社对市场估计不足,盲目加印,库存加剧;实行退货后,出版社库存大大增加;再加上盗版猖獗,风险向上游转移。以上原因对出版社物流提出了新要求,许多出版社开始兴建或扩大库房面积。
   
   但到了90年代末至2001年,批销中心也不适应不断扩充的图书品种和快速到货、快速铺货、快速上架的市场要求了。面对着数量日益庞大的图书品种、小批量订货、退货大的现状,批销中心力不从心。再加上连锁的实行,对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连锁总部面对上游众多出版社和下游多家基层店,要有大型仓储面积,还要有高效的采购配送系统、高效的退货处理系统、高效的运输集散系统以及标准化和体系化的物流设备和辅材,这就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兴建现代化物流基地时期。

现在进行时
信息流和物流 难舍难分

   物流尽管仅仅是整个商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却是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最终体现,如果没有解决好,前端环节的价值是无法体现的。书店、出版社不惜投入巨资,大兴土木,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扩大库房面积,引进先进的分拣、管理设备,就是看到了现代物流在降低成本、利用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重要性。目前几家在业内领军的书店、出版社,无一不是从半自动、自动化到智能化,拥有先进的管理和设备,实现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效结合。
   通过信息监控,可以随时反映货物的状态、物流的每个过程,也便于对员工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考核,而这在手工时代根本无法想象。比如辽宁北方出版物配送公司引进了RF无线射频管理货位,可以时时调整、点存,解决了管货难的问题,也改进了批销中心时期要阶段性盘点甚至暂停营业的做法;他们引入的退货分拣系统,效率提高,是原来人工退货速度的10倍,解决了退货难题;引入的智能分拣系统和自动导航系统,解决了找货难的问题。
   江西新华书店联合有限公司物流中心拥有在业内领先的设备:第一是自动分拣机,有四个投入口,100个出口,意味着一次可以分拣100家基层店的图书或处理100家供货商的退货,每小时处理3000~4000册图书;第二是电子标签储位管理系统,过去工作人员只能通过记忆在仓库的茫茫书海里找书,而现在每种书都贴有三仓式电子标签,只需条码一扫,就可知道这本书在第几层货架上,在该货架的哪个储位上,可以取多少册。第三是垂直输送机,每个楼层在拣完货后通过该机器可以自动传到一楼汇总,不必再由工作人员上下楼搬运。先进的设备再加上计算机管理,整个系统连在了一起。现在供货商只要通过省店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总部网站,就可以查该社每种图书在总部、每个连锁店的销量、库存,而不必亲自来人。门店也可上网查总部品种和库存情况。总部可以监控门店每天的销量、每个社销售的总码洋等,门店营业额按照一定比例自动进入网上银行传给总部。退货单通过网络传给总部,总部拆包后,通过自动分拣机分拣,退给相应的出版社。并且该分拣机还有一个好处,比如某一出版社的书也许不是该社主发的,而是通过其它渠道进的货,也能自动分拣出来,各就其位。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准确,差错率是万分之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004年发货一般书10亿,教材17亿,近30亿码洋的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现在已开始三期物流中心建设,占地214亩。计划200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的自动化设备,设备齐全且先进,包括数据管理、新书快速分拣、基层店添配、空箱自动调度存储、退货处理、条码编制识别与打印等自动化系统,特别是为出版社提供退货后的加工处理,将退书清洁修整后,实现二次流通。生产用房采用大跨度、局部多层、钢结构的建筑形式。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后,按照规模经营、降低成本、细分市场、扩大销售的原则,建立了集团发行中心,现代化物流提上日程:世纪秋雨物流就是集团对出版社物流的探索,依赖一整套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从图书制造、入库、储存、拣货、加工、出货到销售退回,按照物流流程进行规划、控制、检查,保证每个环节准确无误,并即时提供市场销售信息情报的反馈。在拣货系统中,采用了智能型电子标签,针对不同的图书和客户,明确显示由谁拣”“到哪拣”“拣什么”“拣多少”“拣给谁等信息,提供物流作业的弹性、效率和正确性。接着是精确的自动分类集货系统。各拣货区拣好的图书,沿着输送带,经集货分类场的条型码扫描识别,自动将订单的图书集结在一起,进入出口流道进行复验和打包出货。退货也依靠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还具有完整的销售和库存图书信息管理、分析系统。还具有对员工绩效考核的系统。发行中心还与各出版社实行出版、销售信息联网,与世纪秋雨物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递和交换。加强供应链管理,集团易文网建立了集团版图书的网上B2B信息交换系统,与全国近40家重要销售商建立了网上销售信息的连接。世纪秋雨在运行三年基础上,正在筹划二期物流工程。
   可以发现,通过现代化设备和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数字化管理,解决了原来物流的四个瓶颈:第一是信息不畅,供货商、总部、门店不在一个平台上,而现在通过互联网整合在一起。第二是配送不快捷,而现在江西省店通过电子标签快速找书拣书,几分钟就能做好,24小时之内发书。第三是退货不及时,门店退回的书,一包里可能有多家出版社的上百种书,过去人工操作慢且差错率高,现在通过自动分拣,归类迅速。第四是货款结算不同步,现在门店书有无卖掉,卖掉多少,是否退货一目了然,每天营业额按一定比例进入网上银行,实现了销售与结算同步。
   一直走在信息化建设前列的浙江新华发行集团,老总周立伟提出过糖葫芦理论,就是信息流是贯穿商流、物流、资金流之间的神经。浙江省店信息系统已进行过三次换代升级,现在企业计算机系统与物流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无缝连接,实时地对自动化系统实物流向进行指挥。将物流管理从手工到半自动化乃至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推进。总经理助理潘明清认为,扩大物流规模是书业在进行电子商务革新和中盘大调整过程中必然要碰到的问题,是书业向产业化转型过程中对深层次问题的开掘,是新华走向市场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因为省店既无市场又无品种,如果定位为中盘的话,必须要做强、做大,有规模经营能力。布局好本省网点后,浙江新华想打破地域界限,欲做全国性中盘,这就要求物流建设再上新台阶。(2002年8月6日1048期2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浙江省店在推进连锁经营中加强物流体系建设》)


问题
前期规划不足

   在如火如荼的书业界物流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这些物流中心的市场定位是否准确、能否实现。据了解,这些物流中心在市场定位上基本大同小异。从服务对象看,一是为本省(市)连锁经营提供物流配送服务,提供现货交易;二是为本省(市)出版社提供仓储服务,为其他省市出版社提供代理服务;三是为社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从经营项目来看,一般都是以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经营为主体,同时兼营一些相关文化用品。第二是物流中心的功能设计特别是设备配置和软件系统设计,能否真正发挥效用,业界认识不一。但有一点应该肯定,根据自身业务需要、经济实力及未来市场增长的需要,量身定做适合于自己的设备与系统,而不是盲目追求高新尖,这应该是一条基本原则。第三是现代化物流中心与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是否配套。当前的物流大开发,会不会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第三方物流能否在与社会其它专业物流公司的比拼中,取得优势并占据一席之地,也是未可知之数。(2002年5月9日1023期头版《省级新华书店掀起新圈地运动》)第四是目前部分供货商和发行商、基层店之间信息可以共享,但全行业公共信息还未通畅,信息孤岛大量存在,业内急切呼吁制订统一的行业标准,包括信息标准和产品标准,并加强供应链管理,达到社店、店店资源共享。还要看到,目前一些新华书店和不少出版社还停留在批销中心时期,中国书业整体物流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物流体系水平的低下不仅影响了传统出版业务的发展,而且已成为开展电子商务的瓶颈。


相关链接:
2001年2月13日902期第12版《抓紧建设中国出版业现代物流体系》
2001年3月1日907期第7版《中国书业需要一场物流革命》
2001年5月22日928期头版《新华书店大投入构建大物流》
2004年1月2日1124期第18版《书业物流:从扩容到升级》
2004年1月16日1126期第8版《打造书业现代物流体系》